作者: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25-04-17 浏览次数 :56
企业保洁是维持办公环境整洁、提升员工工作效率、保障健康的重要环节。以下是企业保洁的基本要求和常见规范
日常清洁频率
办公区域:每日至少1次(地面清扫、桌面擦拭、垃圾桶清理)。
公共区域(走廊、电梯、茶水间):每日2-3次,高峰时段加强清洁。
卫生间:每小时检查清洁1次(消毒台面、补充耗材、清理垃圾),每日全面清洁。
会议室:使用前后及时清洁,每日彻底整理。
清洁标准
地面:无污渍、水渍、杂物,地毯无积灰。
桌面/台面:无灰尘、油渍,物品摆放整齐。
玻璃/镜面:无指纹、水痕,透亮无尘。
垃圾桶:不超过容量2/3,每日清空并更换垃圾袋。
卫生死角:墙角、空调出风口、绿植底部等定期清理。
消毒与防疫
高频接触区域(门把手、电梯按钮、饮水机)每日消毒2-3次。
卫生间配备消毒洗手液、擦手纸,定期深度消毒。
疫情期间需按国家/地方防疫要求升级措施(如增加消毒频次、通风等)。
办公区
电脑、键盘、电话等设备表面定期擦拭消毒。
文件柜、打印机等设备周边保持整洁,无积灰。
茶水间/餐厅
水槽、微波炉、冰箱每日清洁,避免油渍和异味。
及时清理食物残渣,防止虫鼠滋生。
卫生间
地漏、马桶、洗手台无污垢、水垢,定期除臭。
卫生纸、擦手纸、洗手液及时补充,避免断供。
特殊区域
机房/实验室:使用防静电清洁工具,避免液体进入设备。
仓库/车间:按工业清洁标准执行(如防尘、防油污)。
清洁工具管理
分区使用清洁工具(如卫生间与其他区域分开),避免交叉污染。
拖把、抹布等用后清洗消毒,晾干存放。
化学品使用
选择环保、低刺激性清洁剂,符合国家环保标准。
危险化学品(如强酸、强碱)需专人管理,张贴安全标识。
作业安全
保洁人员需培训后上岗,熟悉设备操作(如洗地机、高空作业)。
清洁时放置“小心地滑”警示牌,避免人员滑倒。
日常检查
行政或物业部门每日抽查清洁质量,记录问题并整改。
通过员工反馈机制(如意见箱)收集清洁问题。
考核标准
制定量化评分表(如地面清洁度、卫生间满意度)。
定期对保洁服务商进行绩效评估,不符合要求则扣款或更换。
突发事件
液体泼洒、呕吐物等需10分钟内处理,使用专用消毒工具。
管道堵塞、漏水等问题立即上报维修。
大型活动后
活动结束后2小时内完成场地恢复,包括垃圾清运、设备归位。
季节性清洁
空调滤网、窗户玻璃、外墙等每季度深度清洁1次。
雨季加强地面防滑措施,冬季注意地暖设备维护。
若外包保洁服务,合同中需明确:
服务范围、频次、标准及验收方式;
人员配置、培训要求、保险责任;
清洁耗材与设备的提供方;
违约责任与终止条款。
服务热线
手机微信
微信公众号